江西:“教育生态”风景独好

近年来在江西,“教育”成了一个高频词。

省委书记、省长相继到各高校调研、作报告,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省委组织部、发改委等部门及全省11个设区市和100个县的党政“一把手”,纷纷在电视台、报纸上“亮相”,向百姓晒成绩、做承诺,公开教育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改薄、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项目持续快速推进,江西省义务教育总体满意度从2015年的79.33%提升至2017年的91.18%。

2015年,江西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的比例只有19.6%;今年11月,全省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并有望提前两年达成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目标要求。

江西教育发展提质提速的背后,是近年来江西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民以助教为荣”的良好教育生态的成果。

办好教育成了“一把手”的职责

不建楼堂建学堂,每年财政收入仅有8亿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安远,四套班子仍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办公大楼里办公,却将本级财政七成以上的钱花在了教育上。

教育的事情优先办、重点办!近年来,该县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健全机制等举措把教育上升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安远县是近年来江西教育生态变革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教育的家底与经济基础一样,底子薄、起点低。

千等万等,教育发展不能等!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等“1+N”政策文件,全面优化教育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安排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

2012年至2017年,全省教育经费总量从775亿元增加到1174亿元,增长51.5%;财政性教育经费从648.99亿元增加到988亿元,增长52.2%,占GDP比重稳定在4.7%左右,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稳定在18%左右。近5年财政教育支出持续成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

一直以来,江西高等教育整体偏弱,为此,“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财政将统筹安排资金40亿元,重点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

2016年,省委组织部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建立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并配套出台约谈及问责办法,压实了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

“教育工作,不抓交不了差,抓不好交不了账!”2018年4月,江西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2017年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基本称职的4个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层层压实责任。近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办法(试行)》,建立了对设区市人民政府领导、管理、保障、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关情况的评价机制,将督导评价结果作为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并明确出现涉校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公共卫生类事件等四类情形将在督导评价中作相应扣分。

江西省委组织部和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逐一挂点到县,对口帮扶,协同攻坚,确保“千斤重担众人挑,各家单位有指标”。

将“教育的事儿”上升为“政府的事儿”,在江西教育已不再是教育部门的“独角戏”,早已成为政府部门的自觉行为,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各家单位有指标”。

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为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江西还多措并举,从教师编制、待遇、职称、管理等方面着手,给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红利。

“一间住房、一台电脑、一台电视、一部电动车、一个热水澡、一餐热饭、一次培训、一次表彰。”2017年,宜春市拨付1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农村教学点教师关爱工程”,让乡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身份更满意、更有荣誉感。

唤醒更多的“教育人”

平日里,连一块没吃完的榨菜都舍不得扔的九旬老人王振美,一生节俭,存下5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2018年9月,很少外出的王振美穿着洗得发皱的衬衫,出现在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上。

教师节不光表彰教师,在江西,两年一届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正逐渐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入选年度人物的不仅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各类教师典型,还有不当老板当渡工、14年来义务接送学童上学的爱心“摆渡人”郭罗恩;认真履职教育、主政一方的区委书记朱谋俊……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他们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彰显师道尊严,弘扬道德风尚。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