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线教育呈现五大特征

伴随新冠疫情的持续演进,当下世界各国逐步进入缓慢解封、与毒共存的后疫情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全球尚有60.9%的在校学生因新冠疫情被迫停学在家,这一数字曾在4月26日前后达到峰值,即91.3%计15.8亿学生,涉及全球191个国家。率先在中国各地部署的远程在线“停课不停学”教育,在世界各国也先后上演,并于各自教育信息化软硬件条件下各展千秋。当前全球教育领域抗疫行动所体现的诸多特征,及其对中国后疫情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潜在启示,值得深度挖掘、精细梳理与适度参照。

“后疫情”进行时,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变动显现五大特征:

经济衰退与教育停摆同时共现。从国际惯常的经济规律看,与经济不景气并行的往往是教育的逆势上扬。从中长线来看,就业低迷、需求萎缩通常会逼迫劳动力回归或滞留教育培训领域以寻求缓冲与储备,从而促使教育领域为之提振。然而此次全球新冠疫情前所未有地导致了经济衰退与教育停摆的双重被动,其“黑天鹅”式的极端影响可见一斑。不但“疫情+经济”形势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教育停摆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各种次生影响也不容小觑。长时间封校迫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离开岗位照顾子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并冲击各国GDP数据,此外还造成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失序、贫困家庭与贫困地区辍学潮出现、教育财政供给失衡等诸多动荡——教育从经济社会的缓冲器变换为增压泵。

集中化与分散化教育体制分野明显。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领域来看,有着集中管理传统的国家明显比教育领域分权管理的国家,为抗疫大局争取了更多回旋时间与回旋余地。例如,不同于美国、德国等联邦制国家,在欧洲大陆上颇富中央集权色彩的法国,其境内全民动员式在线远程教育有效地延缓了疫情对该国的巨大冲击,并给其他有着教育集中管理体制的国家提供了可观的参照价值。

“数字鸿沟”在国别间更加凸显。纵观国际经验并对照中国实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无疑位列世界第一梯队,在技术基础、推进程度、前瞻思路上均先行一步,并顺利成章地成为此次中国教育战线抗疫行动的中流砥柱。相对于亚非拉落后地区因失学潮、辍学潮引发的社会动荡,疫情期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在远程教育整体部署、移动终端设备提供,还是全国均衡共进保障公平上,均凸显出有力维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优势。教育信息化语境下的“数字鸿沟”从人力资本与社会秩序的源头上,在国别间拉开了更为深刻的差距。


3月21日,在法国卢瓦尔河畔蒙路易,一对母子利用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提供的网络应用在家中自学

在线教育规律得到陆续总结。从宏观上看,全球正当繁盛的互联网经济本身是一个“注意力引夺经济”,这也意味着远程在线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伴随疫情的持续与一线实证经验的沉淀,各国教育围绕将知识传授轻量化、热点化、娱乐化以有效引夺学生注意力、维系在线互动性展开了深度探索,成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危中取机”的一大重要进展。与此同时,此次疫情更孕育了一种反向思辨,即强调技术的渗透与介入,终究是为了配合育人规律、实现教育初衷。教育信息化要优先承载教育本质与国家价值传统,注重回扣本质、坚守初心。

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仍待全面突破。此次疫情事实上为国际教育合作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契机。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最好的资源能以最低成本、最大规模、最高效率进行扩散和传播,这为地区间、国际间的教育融合与协作发展带来突破口。然而我们看到,出于不同利益考量尤其受政治经济宏观形势压制,实质性的在线教育国际合作并未如期实现提质升级,相关进展有待进一步观察与预判。 

相关产品

评论